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我們第一通常表示來日無多(倪德厚夫的投機術)

本書是華爾街傳奇人物維特.倪德厚夫,在從事投機事業25年的火線上,跟大家分享東山再起的心得(他上一本投資經典傑作為投機客養成教育)。本篇只介紹我們第一通常表示來日無多。

希臘歷史學家西羅多德在西元前五世紀所說的一樣,「權利會帶來極度的傲慢,表現出道德上的盲目,以及欺傲弱小的傾向」這種悲劇在我的們的時代裡不斷上演,一家又一家有魅力卻有缺陷的領導人領導下垮台,摧毀了股東的財富。

在華爾街的悲劇裡,傲慢經常是罪魁禍首。已故的歷史學家羅伯.索貝爾研究過去一個世紀企業垮台的事蹟,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傑作,叫做《巨人失足》,列出造成公司垮台的15項死罪,明白指出傲慢是大企業毀滅的主因。

一旦登上了峰頂,執行長自然希望留在那裡。但是最高峰的競爭總是最激烈。對手可能想出別的辦法,製造或行銷相同的產品,消費者又捉摸不定。執行長認為自己最譠長做什麼事情時,會產生一種所向無敵的氣氛,打開通往慘據的捷徑。執行者不知謙虛,大吹大擂,可能顯示他不願意面對市場嚴厲又不斷變化的現實。他們可能發現,吹噓比拿出必要的力量、平平凡凡的追求利潤還容易。在最糟的情況下,吹噓將會掩飾嚴重問題。

不止是執行長希望留在頂峰,基金經理人也有這種毛病。基金經理人為了維持在頂峰,為了追求更多的報酬,則需要冒更高的風險,這種風險,只要市場突然來了一隻黑天鵝,就可能造成毀滅。

作者倪德厚夫在1996年贏得最佳績效避險基金經理人獎。但為了提高報酬率,投資泰國股市,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受到重擊,使得他的避險基金在1997年被迫關閉。一位讀者寫了一封信回應:「倪德厚夫是驕傲必敗最好的例子。」倪德厚夫回應,將來絕對不會在避險基金天地裡,追求第一名。因為已經學到「確定和穩定」的人會贏得勝利的教訓了。複利的力量太大了,因此利用買進長抱策略,持續不斷的創造略高於10%的報酬率,就足以達成任何人的財預目標。

我們希望在願景般的構想和偉大的幻覺之間,劃一條清楚的界線。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傲慢卻是面對事實時難以維持的誇大自信。不過我們全都不完美,大家想要維持始終高人一等的感覺時,會受到傲慢影響,陷阱就出現了。那要如何區分這兩者呢?最好的做法是觀其行,做得到就不是吹牛。

我們首先上Google輸入「我們是最優秀的」、「最好的公司」以及「我們排名第一」等字眼,得到超過十萬條記錄,我們發現有11家公司說過這種豪語,計算這些股票從公司說這種話,到2001年底為止的表現(由於樣本數太小,不能得到任何呈度的統計信心水準),這些公司相對績效比S&P 500指數低24個百分點。

接著我們尋找謙虛的企業高級經理人,輸入「低調」、「務實」、「謙虛」、「不出風頭」跟「執行長」一起出現的文字,這三年來刊出的幾萬篇文章後,找到10家這樣的公司,把這些謙虛公司的績效跟S&P 500指數比較,發現這些公司從有上述關鍵文字的文章出現,到2002年01月21日為止,績效勝過大盤40個百分點。

2001年10月,詹姆斯.柯林斯的大作《從A到A+》。柯林斯發現的11家公司,都有務實、注重細節的風格,在變成傑出公司15年內,報酬是大盤的七倍。這些公司的執行長都很謙虛。我們發現領導人要有傑出的表現,雄心壯志必須用在工作和公司上,而不是用在成就個人名聲上。保羅.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上帝要摧毀一個人之前,首先會讓他上《商業週刊》的封面。」

在台股方面㝷找謙虛的跡象比找出傲慢的指標難,但我個人覺得,公司方面至少誠實是最根本的要求,讀者可以到奇摩股市的個股新聞中尋找該公司的相關文章,注意公司發布的新聞稿裡的內容,跟日後的結果是否一致,若常出現不一致的情形,就好就不要碰那公司的股票。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上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