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投資的直覺(你該不該相信直覺?)

人們一向對於直覺的誤解甚多,然而它的出場絕不僅只是「一時靈光乍現」這樣簡單。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其實深受直覺的引導,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決定,也常常會服從直覺給我們細致幽微、難以描述的力量。本篇我只介紹投資的直覺。

此書跟投資股票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又關係重大。原因是彼得.林區在《征服股海》中說過:「選股是種藝術,同時也是科學的,若不能允執厥中,就可能有危險……這裡說的藝術,是指直覺、感性,也就是較富藝術傾向的右腦區。想找個有搞頭的投資,藝術家就是憑直覺、第六感。所以直覺強的人是一路發,不開竅的滿臉豆花。」

我一直想知道,彼得.林區所稱之的投資直覺是什麼?在此書找到答案。

直覺是什麼?
無數個事實證明我們有兩種思維,即兩種認知方式、兩種記憶、兩種平行的態度:一個是意識層面上的,任何時候都能被察覺;另一個是在意識層面下,自動化地操縱運作,影響我們的一生。我們瞭解了有時會溜進我們意識層面的那些社會直覺裡的「地下認知員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在發展直覺性技能和創造性時,我們的「地下認知員工」是怎樣工作的。從經驗得知,我們獲得應用性的直覺,這些細微的、複雜的、難以解釋的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西格勒通過一個實驗說明直覺確實源自無意識。實驗受試者是德國小學生,實驗者給小孩們一個簡單的數學題(18+24-24),有學過這種「轉換問題」的(A+B-B),直覺式的反應,只要花四秒就能給出答案。若不知道這種「轉換問題」的,只會運用有意識思考進行加減運算,則需要花費八秒的時間,才給得出答案。

直覺教給我們的技能
人們的無意識學習能預測很複雜、很混亂的模式。直覺的身體潛能,讓我們擁有很多難以解釋清楚如何學會的技能。

西蒙說,「美食家說他們放調味料時『只是憑經驗和直覺』,其實他們體現的是『專家表現理論』。也是說,我們說「直覺」這個詞,它描述的是一個快速的、專家自己無法解釋的解決問題方式,其實是情境通過暗示,給專專家提供機會進入記憶深處儲存的資訊,是這些資訊為專家提供了答案。」

專家知識比新手知識更有組識性,因此專家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新手看問題孤立的片面,而專家則看到大的、有意義的組合模式。醫學學生可能知道不同疾病的典型特徵,但專家卻能從類似症狀的不同疾病中看出聯繫。我們每個人都是某方面的專家,能借助組合化知識創造整合資訊。

有了組合化知識,專家能準確就問題對症下藥。他們經常根據目標和當前狀態思前想後。心臟病專家在診斷心臟問題時勝過外科醫生和精神病醫師,但是,他們不善於選擇實習生和病人,因為人事的選擇超出了他們的專業範圍。

直覺的培養
默會知識是內隠知識,它通過經驗無意間獲得。在心智領域的詞典裡,默會知識通常被注解為非意識性的、直覺的。默會知識是程式性的,不像外顯知識說明「是什麼」,默會知識在說明「怎樣做」。

越來越多的文獻證實,A專業人士,表現的比B專業人士好,往往並非在專業本身,而是A有較廣泛的通識知識,使其積累的默會知識,讓A專業人士,在遇到難解的問題時,會有較佳的直覺反應。

投資的直覺
彼得.林區說過:「大學期間,除了必修課,我盡量躲開科學、數學和會計等課程(這些是商業生涯的必要訓練)。我喜歡藝術方面的課程,加上一般的歷史、心理學和政治科學。我還選修形上學、知識論、邏輯、宗教和古希臘哲學等。現在回想起來,學歷史和哲學顯然比修統計學之類的學科更有助於股市的活動。」

《征服股海》中彼得.林區有提到,聖誕前我帶女兒去柏林頓購物中心。Gap服飾和往常一樣生意好的很,但這不是女兒的第一選擇,她們先到美體小鋪(Body Shop),而那店裡擠得水洩不通。根據我的直覺反應,這是絕對可靠的買進訊號。彼得定理第14條是:

喜歡某店,可能也會看中這支股票。

但彼得.林區說過直覺是要通過研究工作的檢驗,他曾說:「太相信直覺的人常疏忽研究準備工作,抱著隨便玩玩的態度進入股市,結果虧了一屁股。」

總結
如同查理.蒙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的投資應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交叉網投資理論(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的一樣,建議投資人利用廣泛學藝科目教育,培養知識統合的能力,才能在多面向的思考中作出最佳的投資決策。

查理.蒙格曾說,波克夏之後接班人的表現,很難超越巴菲特,因為巴菲特一直不停的在學習,他像個「閱讀機器」無時無刻的都在閱讀。他是像個在飛機上,當身邊的書都看完時,連機上逃生手冊,都會拿來看的人。

PS. 有一種方式可以測試一下你腦中的「地下認知員工」,就是你試著對你自己提問題,而問題的答案,最好是連你自己都還不知道(例如找電腦臭蟲)。我曾經試過一次,突然在某一天早上我刷牙時,答案靈光乍現的蹦了出來,連我自己查證過後都覺得不可思議。

此書的購書連結,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