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買股票之前,預先做好功課(掌握巴菲特選股絕技)

此書不僅說明投資人應如何採用巴菲特的方法,藉以尋找一些能夠穩定獲利的股價,而且不需理會股票市場的整體情況。本篇介紹買股票之前,預先做好功課。

對全世界的個別投資人而言,巴菲特已成為勤做功課的最佳典範

當巴菲特還年輕時,每天平均花費12小時在家閱讀企業年度報告與各種選股資料。這方面的工作非常耗時。如果沒在家研究報告,巴菲特就是在奧瑪哈的市立圖書館或大學圖書館,查閱投資書籍、學術報告與金融報紙。

巴菲特幾乎是單獨工作,對於掛牌公司基本面資料瞭解的徹底程度,甚至不是華爾街最佳專業分析師所能比擬。巴菲特最喜愛的參考資料是《價值線投資調查》,他的主要投資點子大多來自這份資料,另外他還經常參考標準普爾與穆迪出版的掛牌公司指引。

巴菲特由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這些資料都非常有用。舉例來說,《價值線》可以作為投資對象的第一層篩選濾網。這份資料很據產業別劃分上市公司,提供詳細的統計資料,例如:股東權益報酬率、每季營業紀錄、折舊率、發行股數、毛利、負債水準、年度現金流量……。巴菲特曾經在股東大會上提到:「我從第一頁開始,按照公司名稱英文字母順序,詳細閱讀每家上市企業的資料。這方面的工作,讓我大致瞭解書中每家公司的概況。」

當然,巴菲特並不打算買進他所研究的每家公司,他只不過嘗試針對將來可能有興趣的每家公司建立心智檔案。只要股市發生大跌,巴菲特手頭上通常已經有一些基本資料可供參考,可以初步評估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很快就可判斷該股票是否值得買進。

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現在只要用滑鼠點幾下,投資人找到的資料,可能就是巴菲特當初花費幾天或幾星期時間完成的工作量,但現今全球各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相關資料已經多到難以處理的程度,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任何資訊一樣,你必須做為自己的編輯者,因為網路上經常提供一些新奇玩意、免費新聞、即時報價與股價走勢圖、盈餘估計等……,但記住一點絕對不可以讓它來幫你做決定。

實際買進股票之前,應該預先做好功課

巴菲特說:如果沒有做非常廣泛的閱讀,我不相信你可以成為很好的投資人,或成為跨越數個領域的投資專家。你或許自認為徹底瞭解某5家或10家企業的產品,但你對於它們的財務狀況未必瞭解……。

所以,你必須取這些企業的年度報告,還有最近五年或十年的所有相關報導文章……。然後浸淫其中。完全消化這些資料之後,你應該自問:「還有什麼應該知道而不知道的?」多年前,我會到處尋找資料,對象包括競爭對手與員工……。總之,不斷提出問題……。這類似於調查程序或新開報導。

最後,你希望寫一篇故事……。某些公司的故事很容易寫,另一些企業的故事則很難著手。我們嘗試尋找哪些容易寫故事的公司。

結語
許多讀者來信說我很用功,其實跟巴菲特比起來還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巴菲特曾在自傳《雪球》中提到:「《穆迪手冊》我每頁都讀過,一萬頁的《穆迪工業、運輸、銀行、金融手冊》我看過兩遍。每個行業的資料我都看過。他可靠記憶談論任何一支和背出數百支股票的資料,包括公司的財務數字、本益比、交易量等,好像在背棒球戰績數字一樣。」

我自己編輯《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關鍵點記錄》的原因無它。一方面由於科技的進步,資訊太過氾濫,垃圾資訊太多而有用的資訊太少,所以我才動手整理一些有用的資訊;另一方面也是想學巴菲特建立自己的心智檔案,只要時機一到就可很快的判斷該股票是否值得買進。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