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論勞動工資(國富論)

「在眾多藏書中,我對當中四本尤其鍾愛。它們每本都寫於五十年或更久之前,但即使現在重讀,感覺仍像第一次初遇,每每使我獲益匪淺。儘管時光流逝、書頁漸黃,這些著作的智慧卻長存不朽。這四本書之中,其中一本為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 The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1776年)」——《巴菲特》。本篇只介紹論勞動工資。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如果對工人的需求,也就是對各種勞動者、技工和職員的需求不斷增加,也就是說,如果每一年都比前一年需要雇用更多人工作,那麼工人們便不須聯合起來要求提高工資。勞動相對稀少,導致雇主互相競價爭取工人,於是他們拒絕提高工資的自然聯合默契便不功自破。

支付工資的財源有兩種:
  1. 超過雇主們自己生活所需的那部分收入。
  2. 超過雇主們自己工作所需的那部分資本。

因此,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對工人的需求,必然都會跟隨人民的收入與資本而增加(剩餘資本增加,自然會增加手下工人的人數)。如果收入與資本沒有增加那麼對工人的需求便不可能增加。一國的收入與資本增加,就是該國的財富增加。所以說,對工人的需求必然會跟隨國家的財富而增加;如果國家的財富沒有增加,對工人的需求便不可能增加。

勞動工資之所以升高,不是因為一國擁有大量的財富,而是因為一國的財富不斷增加。因此,工資最高的國家,不是在最富有的國家,而是在最欣欣向榮,或者說財富成長最迅速的國家。

目前英格蘭無疑比北美洲任何地方都更富有。然而,北美洲目前的工資比英格蘭任何地方都高。如果就金錢工資來說,那裡的勞動價格已經比母國任何一個地方都來得高了。真實工資來說,也就是工資賦與勞動者對一般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的實質支配力,那裡的勞動價格高過母國的比例其實更大。

雖然北美還不像英格蘭這樣富有,但它比較欣欣向榮,財富的累積速度比較快。對任何國家來說,要知道它的繁榮程度,最簡單可靠的辦法,莫過於看人口增加的狀況。大不列顛以及其他多數歐州國家的人口,目前一般認為,至少需要五百年,才會增加一倍。然而,有人發現,北美洲英屬殖民地的人口,每二十至二十五年便增加一倍。

任何國家,儘管擁有大量財富,但是如果長期處於停滯狀態,那麼它的勞動工資通常不會很高。準備用來支付工資的財源,或居民的收入與資本,也許非常多,但是如果它們已經連續好幾世紀保持或接近一樣的水準,那麼每一年被雇用的勞工人數,便可輕易供應下一年需求的勞工人數,有時甚至還有剩餘。如此一來,很少會發生勞工缺乏的情況,而雇主們也沒有必要互相競價爭取勞工。

如果一個國家準備用來養活勞動的財源持續顯著減少,那麼情形就不一樣了。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在哪一種行業,每年對職員與勞動者的需求,都會小於前一年。許多曾經接受高級行業教育的人,由於找不到高級行業的工作,只好到低層的行業裡找。最低層的行業,原本就充斥最低層的勞工,再加上其他各種階級的勞工流入,所以爭取工作的機會的競爭非常激烈,使得勞動工資很快降到僅可讓勞動者本人苟延殘喘過活的地步。

所以,勞動獲得寬裕的報酬,不僅是一國財富不斷增加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一國財富不斷增加的自然癥候。另一方面,貧窮的勞動階級生活捉襟見肘,是一國財富停滯的自然癥候。

每一種動物,都按照其生存資源的多少,成比例的自類繁衍。從來沒有一種動物,繁衍的數目,能超過牠掌握的生存資源。所以在文明社會裡,調節與決定世界人口成長速度的關鍵正是勞動需求。正是勞動需求讓北美的人口迅速增加,讓歐洲的人口緩慢穩定成長。

結語
為什麼現今大陸每年都會提高基本工資,而台灣大學生只能領22K,原因都指向大陸目前經濟欣欣向榮,而台灣目前經濟停滯。再另外加上台灣大學之多已是「國際笑話」,彈丸大的台灣,有一百五十多所大學,荷蘭則僅十三所。所以政府單方面希望台灣企業能提高大學生的薪資,但台灣企業老闆大多不理會的原因。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Ⅰ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Ⅱ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