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探尋資本增值的泉源(畫說資本論)

本書吸納原典精華,以圖畫的形式重現商品、貨幣、資本、利潤的來龍去脈,盡數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錯節盤根,完整展現深奧的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雖然我個人比較喜好《國富論》而不是《資本論》,但馬克思在《資本論》部分的觀點還是不錯的。本篇只介紹探尋資本增值的泉源。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貨幣是商品流通的最後產物,又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

資本在歷史起初到處是以貨幣形式,作為貨幣財產,作為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與地產相對立。資本產生的這一歷史現在每天都在我們眼前重演。每一個新資本最初都是以貨幣形式出現在市場上的,經過一定的過程,這貨幣就轉化為資本。

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首先在於它們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由貨幣仲介的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商品) —G(貨幣)—W(商品),為買而賣。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形式是:G—W—G,為賣而買。處在運動中的貨幣通過後一種流通轉化為資本,而且按照這種貨幣的使命來說已經是資本。

G—W—G這個運動的結果是貨幣和貨幣交換。如商人用100鎊買來的棉花賣110鎊,當然他可能被迫以100鎊或50鎊出手,但他的貨幣總是經歷了一種獨特的運動,和農民出售小麥後購買衣服用的貨幣完全不同。

 W—G—W和G—W—G這兩個運動的區別還表現在:
  1. 在W—G—W中,貨幣最後轉化為作為使用價值的商品,最終被花掉了。在G—W—G中,買者支出貨幣是為了作為賣者收入貨幣。
  2. 在W—G—W中,兩次變換位置的是同一件商品。在前一個運動中,同一塊貨幣兩次換位是為了使貨幣從一個人手裡最終轉到另一個人手裡;在後一運動中,同一件商品兩次換位則是為了使貨幣流回到它的起點。

W—G—W和G—W—G這兩種運動的區別還表現在它們具有不同的目的。W—G—W循環的最終目的是滿足需要;G—W—G循環的決定目的是交換價值。在W—G—W中,兩極是不同質的使用價值,例如小麥和上衣。相反,在G—W—G中,兩極都是貨幣。因此,G—W—G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G'=G+△G,等於原預付貨幣額加上一個餘額,這個餘額叫做剩餘價值。原預付價值不僅在流通中保存下來,而且增值了。

W—G—W和G—W—G這兩個運動的區別還表現在:W—G—W這個運動是有限的,以流通以外的消費為限;而G—W—G的開端和終端都是貨幣,在質上相同,在量上有差別,但開端和終端的兩個貨幣額都是有限的價值額。假定投入貨幣100鎊,過程結束時得到110鎊。如果現在把這110鎊用於消費,那它就不再是資本;如果把這110鎊從流通中取出來,那它就成為貯藏貨幣。因此,110鎊和100鎊一樣,同樣需要增值。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G—W—G是沒有限度的。

在G—W—G'的運動過程中,貨幣所有者作為這一運動的有意識的承擔者變成了資本家。資本家所執行的職能,就在於有意識地不斷地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實現價值增值。資本家增值價值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潤,而是謀取利潤的無休止的運動。這種絕對的致富欲,這種價值追逐狂,是資本家和貨幣貯藏者共有的;但是,資本家和貨幣貯藏者的不同在於:貨幣貯藏者是從流通中取得貨幣,資本家則是不斷地把貨幣重新投入流通,永不停息、永無休止地追求價值增值。因此,貨幣貯藏者是發狂的資本家,資本家是理智的貨幣貯藏者。

在G—W—G'的運動過程中,價值已經成為一個過程的主體,它不斷地交替採取貨幣形式和商品形式,改變著自己的量,作為剩餘價值從作為原價值的自身分出來,自行增值著。原價值是100鎊,生出10鎊剩餘價值。剩餘價值和原價值之間的關係,猶如聖子和聖父的關係。聖子和聖父年齡相同,實際上只是一個人,它是上帝在自身中分離出來的。原價值100鎊只是由於有了10鎊剩餘價值才成為資本,一旦成為資本,生了兒子,並由於有了兒子而成了父親,兩者也就合為一體,成了110鎊。因此,價值之所以具有創造價值的奇能,就因為它是價值;它會產子,至少會生出金蛋。

G—W—G'的運動過程,不僅表現了賣而買的商人資本的運動形式,而且也表現了產業資本和生息資本運動的一般形式。產業資本也是這樣一種貨幣,它轉化為商品,然後通過商品的出售再轉化為更多的貨幣,買和賣的間歇,即流通領域之外發生的任何行為,都絲毫不會改變這種運動形式。在生息資本的運動中,G—W—G'的流通簡化地表現沒有仲介的結果即G—G',表現為等於更大的價值。因此G—W—G'事實上是直接在流通領域內,表現出來的資本的總公式。

在資本的總公式中,通過G—W和W—G'這兩個流通環節,價值得到了增值,這是關於商品、價值、貨幣和流通本身的性質規律相矛盾的。形式上看,它與簡單商品流通的不同,只是表現為兩個對立過程(賣和買)的次序相反,但問題在於究竟是什麼魔法,使它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呢?

在等價交換中,資本流通只是把簡單商品流通的先賣後買次序顛倒為先買後賣。次序的顛倒,並未越出簡單商品流通的領域,從而並未發生價值增值,也不允許剩餘價值的形成。

貨幣保留自己原來的形式,就成為價值化石,因而,價值的增加不可能從這個貨幣本身產生。G—W—G'即貨幣轉化為商品,同一商品再轉化為更多的貨幣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變化,必須從商品中產生。但是這種變化不可能發生在第二個行為W—G'即商品的再度出賣上。第一個行為G—W也只是等價物交換。於是我們只能假定:變化來自於商品的使用或消費。貨幣所有者必須找到這樣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具有成為交換價值源泉的屬性,這種商品的消費就是價值創造。這種商品就是勞動力。

勞動力商品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中按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的,這就出現了一種假象:勞動力商品的買和賣似乎是一種「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資產階級所認定的「自由、平等、所有權」似乎在這裡也得到了實現。但是,只要離開流通領域,進入資本的生產過程,這一假象就會消失。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其後。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蹂躪。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Ⅰ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Ⅱ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Ⅲ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Ⅳ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