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企業興建總部大樓時,通常是公司業績最高點或股價最高點(找這樣的公司就對了)

作者從擔任基金經理人的經驗談起,告訴讀者如何「小處著眼」,觀察企業的「徵兆」。所謂「見微知著」,別低估這些日常觀察的重要訊息,因為它往往能告訴你企業的另一面。本篇只介紹「企業興建總部大樓時,通常是公司業績最高點或股價最高點」。

這個定律在投資圈廣為流傳。對經營團隊而言,興建新企業總部大樓是一種心理上「已達成使命」的外顯表現。當經營團隊有此心態時,很難期待公司未來還能進一步成長。就在興建總部的時點,公司股價也通常是歷史最高價,因為之後的業績已經失去拉升的力道了。

就財務面來看,興建總部大樓會使事業所需的資金全數凍結在不動產上,也就因此犧牲掉財務的機動性。此外,興建總部大樓是附加價值極低的投資。如果資金投入在工廠擴建、廣告宣傳、甚至是收購其他企業,都會促使資金快速回收且饒富附加價值。興建總部大樓則不具這樣的特性。

如果將時間拉長為五十年,興建總部大樓或許是相當找算的投資:但是以五到十年的短時間來看,興建總部大樓反倒對企業資金面造成很大的負擔。況且,這還沒有將未來的維護費用估算在內,所以這樣的投資絕不容許倉促進行。

換個角度來看,有不少公司是手頭上沒有其他投資選擇,才選擇興建總部大樓。正大舉擴張事業版圖的公司,怎會有心力把多餘時間擺在總部大樓這件事?

或許有人想跟我唱反調,認為總部大樓的落成可以激力員工士氣,在招募新進員工時也有加分作用。但是事實又如何呢?新企業總部落成後,原本應徵的員工一下子由一百人增加到一千人。好笑的是,這膨脹出來的九百位應徵人員,他們的動機就只是為了能在「豪華大樓」裡上班。這些應徵者的心態相當可議,或許多數人是想巴著公司不放,而不是想一展所長吧!

長久下來,要刷掉這些「半調子員工」還得花上一大筆成本。跟一些不在意公司建築破破爛爛、看重公司競爭力而前來的應徵者相比,顯然後者較有前瞻性,未來的成長也比較可期。最諷刺的是:蓋了華麗的企業大樓,企業反而招募不到想要的人才。

結語
看看國內的例子,或許只是巧合吧!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12日
【突發、財經中心╱新北報導】國內手機龍頭宏達電(2498)總部明天將移師新北市。宏達電斥資33億元,在新店區中興路蓋總部大樓,經歷2年施工現已完工,估可容納2千名員工,明將舉行15周年慶暨台北總部啟用儀式,居民盼hTC能釋出更多職缺回饋地方。

2012年06月完工,經歷2年施工,所以推算開始興建總部時約2010年06月,股價最高點也差不多是在興建總部大樓期間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