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投資——問題多,答案少(股票市場顯相實錄)

在今年的股東信裡,巴菲特再度推薦投資人閱讀此書(Where Are the customers's Yachts?),他的評論是:「本書的智慧與幽默是真正無價。」本篇只介紹「 投資——問題多,答案少」

據說投資和投機是兩樣不同的東西,明智謹慎的人會受到勸告,只做其中一件事,不要做另一件事。這就好像向備感困擾的青春期少年,解釋愛和慾是兩樣不同的事。他看得出兩者有不同,但似乎沒有那麼涇渭分明,疑問還是不能豁然開朗。

投資和投機常有人定義,再多幾個錯誤的定義,也沒有什麼害處。經濟這門科學,已經到達了一種境界,也就是你不可能把事情弄得更混淆。既然這樣,我就不客氣了:

投機是一種努力,想把小錢變大錢,但可能不會成功。
投資是一種努力,想阻止大錢變小錢,所以應該成功。

如果你帶著1,000美元到華爾街,想要在一年內把它變成2萬5,000美元,那就是投機。如果你帶著2萬5,000美元到華爾街,相要每年賺得1,000美元(買25張票面利率4%的債券),那就是投資。當前面一種人,不能成功的機率大約是25比1,當後面一種人,不能成功的機率約是1比25。

因此兩者的差異在於程度輕重有別,而不在於分屬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當然了,賣債券的推銷員絕不會說:「喔,先生,來看看,買這些債券不錯。它們會給你4%的報酬率,但倒債的機率很少超過25分之1。」這位推銷員甚至不敢用這麼恐怖的字眼去想它的債券。他喜歡用比較正規和傳統的方式思考。

因此,普通股的投機味十足,優先股沒有那麼投機,債券安全得要命,低押債券相當安全。很遺憾的,例外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且不斷出現。我們可以證明,經過若干年,某些公司的普通股比其它公司發行的抵押債券安全許多。

投資安全性?
目前,投資安全性的問題,似乎特別難以解決。比方說,一個世紀以前,銷售運河債券給最保守的投資人,一定很容易。和他們有關的故事,總是一聽就叫人相信,而且十分合理。運河無疑是運輸商品最好和最便宜的方法。但我們全知道那時的運河債券後來怎麼了,以及現在的鐵路債券似將會發生什麼事。

這讓我想起,在你剛投機買進某支股票時,客戶服務員常常保證,會幫你「盯著看」那支股票。他拼命地遵守這個諾言。報價紙帶上關於這支股票的每個報價,都不放過,而如果價格走軟,甚至不敢出去吃午飯。他嚼著三明治,繼續盯著報價紙帶看。如果價格重跌,他看得更認真;他的眼睛開始有點外凸。但是被支股票不會因為有人在看它而不自在——還是下跌不止。盯著水壺看顯然比盯著證券看有用。

目前還不曉得,如果是投資顧問盯著看,效果會好多少。大家應該瞭解,我談到投資顧問時,只是指那些真的靠投資諮詢為生的人。很遺憾的,目前這樣的公司不多,另有幾千個賊,全都自稱是投資顧問,有些是按古老的典型方式分配哪些資金是他們的,哪些是客戶的,也就是,每天生意結束時,他們捧起所有的錢,拋向空中,黏在天花板上的是客戶的,掉下來的都是他們的。

曾經有個人帶著大筆繼承下來的遺產,去找投資顧問出來時一臉茫然。

「他們告訴你怎麼做?」朋友問。

「他們說,賣掉每樣都西,除了3,500美元外,其餘全部拿去買公債。」

「他們有沒有告訴你,那3,500美元怎麼用?」

「他們說,把那錢給他們。」

一點小小的絕妙建議
這裡要提一個投資計畫,供有錢人利用,半毛錢不收,卻能享用一輩子,除了保本,還可大大增值。和其它偉大的觀念一樣,這個建議很簡單:

股票市場欣欣向榮,大家都搶進普通股時,把你所有的普通股找出來賣。賣得的錢拿去買保守的儥券。沒錯,賣掉股票後,價格可能繼續上漲,但是不要去管它——只要在家裡等著早晚都會出現的跌勢到來。股市下跌——或出現恐慌性賣盤時——變成全國性大災難時,賣出債券(可能有虧損),買回股票。沒錯,股票價格可能繼續下跌,同樣的,別去管它,在家裡等著下次漲勢就可以,活著一天,便這麼操作一天,最後你會帶著巨富含笑離開人間。

但是我要很洩氣地向讀者報告,從沒認識做到這一點的人,並為他的成功而高興。翻滾大木頭看起來很容易,事實不然。當然了,最主要的困難點在於心理層面,因為你必須在大家都不喜歡債券時去買債券,在大家都討厭股票時,去買股票。

我想,確實真的有些人辦到了,只是我沒有榮幸碰到他們。這個事實通常不為投資大眾和財經記者所理解。市場恐慌性暴跌的隔天,有經驗的記者在報上寫的如詩般的報導是這個樣子:

開盤鈴響時,明顯地可以看到大量拋售的賣壓,整個早上成交量慢慢增加,波動愈來愈激烈。由於空頭回補,中午時一陣短暫的反彈走勢出現,上漲不成,令人失望。新的賣壓立即擁現,市場陷入一片混亂,臨收前一個小時,大家不顧價格或價值,大量殺出股票。

投資大眾看了報,看了前面那段文字,留下了一個印象:在大災難發生的那一天,每個人都在賣,除了少數的空頭外(他們很有可能根本不存在),沒人買進。當然了,這話根本不正確。如果那一天可怕的「賣壓」高達736萬5,000股,那麼買進的數量也算得出來,也就是有人買進736萬5,000股。

你的生活方式和入門書籍
所謂的入門書籍通常是用軟皮黑色封面包裝,外觀看起來像宗教般嚴正,裡面有很多圖表,買賣債券的人可以很快算出各種債券投資十分精確的殖利率收入。一個好投資顧問,理當依據「特定客戶要求的安全度」,指出表中哪個地方有最高的收益率。

投資的問題強調的通常是選對證券。而投資人會選錯證券,主要是因為最初的哲學態度不對。例如,某個家庭為了女兒小寶拉應該上較高費用的家事學校,為了這件事,他們必須把投資收益提高到5,500美元。不過只要這個家庭開口,幫他們投資理財的人很快就能安排出更高的投資收益。

假設他們真的這麼做了,也就是賣出保守的債券,換上風險較高的證券。於是寶拉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學,而且可以期待在那裡學到全套迷人的社會應對進退禮節。她可能十分認真地學習,因為畢業後,那些社會應對進退禮儀可能就是她的全部嫁粧。

結語
如同巴菲特在今年給股東的信中提到的:「大部分(投資)顧問創造服務費的能力,遠優於創造獲利。市場預測家的預測塞滿你的耳朵,但是從來沒有塞滿你的荷包。」

大家似乎都忘了,在今年巴菲特給股東的信中有寫到:「1965-2014年,波克夏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9.4%。」但一般散戶似乎要的更多才會滿足,於是散戶傾向去投機,其結果就如同此書作者所說的:「投機是一種努力,想把小錢變大錢,但可能不會成功。」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已絕版)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