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輕鬆掌握投資法則(股神的祕密)

珍娜.羅渥貼身訪問巴菲特、威廉.歐尼爾、查爾士.布蘭帝以及多位全球知名價值投資大師,精練出簡單易懂的投資心法。本篇只介紹「輕鬆掌握投資法則」。

輕鬆掌握投資法則
運用價值投資法,其實不需要聰明的腦袋。——巴菲特

巴菲特說:「雖然現在的人擁有更多的資訊,但新資訊、新科技其實不重要,我說真的。」即使許多企業與股價表現的大量資訊流通在外,大家卻不見得會加以善用。最後總回歸到最基本的概念 :「只要押對寶,就會賺錢。」巴菲特這樣說。

巴菲特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可以先研究農地買賣:「在購買農地之前,買主會先研究這塊資產,檢視其營運成本,估算農田長期下來會帶來多少獲利,並且比較類似的農地價格等等。如果買下的價格低於資產未來的價值,就是一筆好買賣,也就實踐了價值型投資。」巴菲特又說:「其實只要把農地換成證券,你就會了解價值投資是怎麼一回事。這跟買農地的道理一樣,重點在於資產(股票或債券背後的公司)未來帶來的獲利。」【請參考:巴菲特的企業價值評估法

不需要高超的數學能力
巴菲特常說,(股市投資)他只用到加、減、除法,頂多偶爾再加一點乘法。他的恩師葛拉漢精通數學,不過也對投資界的諸多公式發表以下看法:

「數學看以能夠計算出精準、可靠的結果;可是,在股市裡使用的數學越精密、越複雜,我們得出的結果就越不可靠、投機成分越重……微積分、高等代數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其中的操盤人想以理論取代經驗,將投機偽裝成投資……這樣一來,這些投資人與證券分析師就等於吃下預測股市的禁果?他們又怎麼不被逐出伊甸園,從此再也回不去,又如何能享用捬拾即是、價位合理、未來潛力可期的普通股呢?」

事實證明,用上太多數學運算,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太依賴技術面,往往讓投資人一味盲從公式,忘了運用自己的常識,這就是所謂自我感覺良好的「烏比岡湖效應」。可以說,就是這種宗教信仰般的狂熱,盲目地依賴統計數學模型,造成2007年的信用危機。

RHJ國際集團執行長費舍爾說:「大家剛開始相信風險沒這麼高,因為從數學模型計算的精準數字造成客觀的錯覺,但人類的反應竟無法用公式計算。」

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蒙格則說:「在我見過的糟糕決策中,有一些都包含最詳盡的分析。高等數學常常只是精確的錯覺,大學商學院之所以教你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總得做點什麼。」

巴菲特還不忘幽默一下:「只有高智商的人才會這樣。」

自我紀律要求
不過,對許多投資人來說,價值投資法考驗了人性的弱點。價值投資可能會:
  • 與直覺相反:有時候使用價值投資法會覺得不對勁,好像自己走錯方向似的。儘管價值投資法與反向操作不同,但是價值投資法與反向投資法仍有密切關係。
  • 與主流想法不同:一般來說,當前大眾的想法往往來自短期或過去的表現,可是這些資料都無法保證長期的高獲利。
  • 市場多頭氣盛,自己卻總是慢半拍;特別是市場漲到最高點的時候,更是感覺如此:在雞尾酒會與朋友相遇,對方說他的投資報酬已經有22%,你的報酬率卻只有18%,難免覺得不好受。不過或許你該感到慶幸,你的朋友可能已經掉入股票市場從眾行為的陷阱。盲從的群眾可能會推升股價,也可能在一片恐慌之中讓股價重挫。你該問的是,與你的投資組合相比,朋友的高獲利投資組合到底安不安全?【請參考:安全至上(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需要持有一定程度的現金,才得以充分利用投資良機:出現通膨時,購買力不斷下降,這時的確需要勇敢地留住手上的持有部位,也需要持有相當的現金,才能在好買賣出現時毅然進場。【請參考:現金並非廢物(反向操作實戰策略)
  • 有時,要留一點退路,不要全部的錢都投進去:價值投資者知道,自己不見得買在最低點,也不見得賣在最高點。甚至價值投資者選定買賣的時機點往往有點太快,可是這沒什麼大不了,不要因為一時貪心,承擔更高的風險。如果買進的價錢不錯,賣出後也獲得不錯的獲利,就不要計較那幾塊錢的蠅頭小利。【請參考:資金管理:資金至少分3批進場(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
  • 不像其他投資方法來得刺激有趣:說真的,買下股票就長期持有,實在太無聊了。

如果你這樣想,對於以上的紀律要求,很容易克服,就低估投資行為與從眾思維對我們的影響【請參考:反向思考的困難(反向操作實戰策略)】。要獨立思考,真的需要相當堅強的意志。

對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最好的作法是適量挑選一些遭到低估的投資標的,耐心等待市場重新發現其真正價值,而不是運用複雜的投資策略,也不該只依靠市場的平均表現。

結語
以上都是些老生常談,價值投資說起來輕鬆,但能真正做到這些的投資人卻很少。

例如,台股去年10月大跌到8,500點,有多少人站在買方?雖然昨天(2015-06-04)股市大跌200點,但這次的情況跟去年10月並不相同,原因是今年(2015)第1季財報大都並不如預期,較保守的投資人可等到第2季財報公布時,再看看有無好的股票被錯殺。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