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你願意做自己的家庭功課嗎?(反向操作實戰策略)

作者用簡潔易懂、平易近人的文字,暢談反向投資哲學,讀者收穫良多。本篇只介紹「你願意做自己的家庭功課嗎?」。

研究可以給你形成意見所需的知識。投資計畫要發揮效果,你必須經常不斷做研究。你需要每個星期、每個月、每季看相同的報章雜誌、研究報告、新聞信或投資節目。如果你偶爾才看到某些資訊,就不應該以之為投資決策的基礎。

如果你聽信酒吧內身旁那個人給的小道消息,或根據有線電視上的訪談內容而買股票,你可能不會持續一致的投資計畫可以發揮效果。你看了訪談節目,發現講得頭頭是道,於是放手投資。這叫自律嗎?要是上台現身說法的那個人隔天改變主意,情況會如何?你會知道這件事嗎?要是他真的改變看法,而你恰巧沒聽到,你不是會錯失「賣出」訊號呢?

最好去找你能經常獲得的資料來源。「價值線投資調查」(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是個好例子。如果你繳不起年訂閱費,別愁。你家附近的圖書館可能有訂。其他的資訊來源也一樣有用:往來經紀商每周的研究彙總報告或電腦化訂閱共同基金的月評服務。

我們的意思不是說利用這些資料來源為你做買進決策。不要忘了,身為反向操作者,我們必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這些雜誌、新聞信或報紙,能夠幫助你挑到其他每個人似乎都討厭的股票,或者在你發現適合反向操作的某個市場或行業之後,幫助你決定要買哪支股票。

任何能夠經常閱讀的知名資訊來源都可接受。你必須對資訊來源有清楚的認識:它如何運作、意思是什麼、如何與時俱變。研究資料應具前後一致性,才能時時自律。投入不佳,產出好不到哪裡去。

務必記住:研究來源必須同時提供買進和賣出資訊。如果你碰巧在某本雜誌上看到一支有趣的反向操作股,則你應該考慮如何獲得何時應該賣出的資訊。比方說,你可能看到一篇文章說,新幾內亞一家礦業公司為勞工災難所苦。這時黃金看漲,你想趁這個壞消息導致價格低迷之際逢低承接。想得有道理,但你如何監視這項投資?一旦持有,你到哪裡找更多的資訊?

我們可以把這些資訊來源分成幾類:

養成自律習慣的絕佳核心資訊來源
  • 價值線投資調查(Value Line)。
  • 晨星(Morningstar)。
  • 李伯(Lipper)。
  • 往來經紀商的研究報告。
  • 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and Poor's)的研究報告。
  • 奈特李德公司(Knight Ridder)的商品研究報告。
不錯的新構想來源
  • 《巴隆》(Barron's)。
  • 《華爾街日報》。
  • 《投資人商務日報》。
  • 《經濟學人》。
  • 《金融時報》。
刊載深入的分析文章,可以學習新事物的通俗性雜誌
  • 《金森格》(Kiplinger's)。
  • 《錢》(Money)。
  • 《財星》(Fortune)。
  • 《富比士》(Forbes)。
  • 《財富》(Worth)。
  • 《聰明錢》(Smart Money)。
  •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如果你只能挑選一兩份資訊來源,我們建議你訂一份商業日報(《華爾街日報》或《投資人商務日報》),並且利用「價值線投資調查」。我們喜歡《華爾街日報》的商業報導比較周延,但認為《投資人商務日報》提供交易人較多的資訊。

我們主張你把時間用在最有好處的地方。如果你相信貨運股被打得抬不起頭來,奄奄一息,那麼利用分析師的報告,決定哪家公司的財務最強,並沒有不對。身為反向操作者,即使分析師認為這類股宜「縮手」,你還是有可能買進貨運公司的股票。

你不可以忽視一般人流行的意見。畢竟,反向操作者知道,群眾大部分時候都是對的。尊重一般流行的竟見,但不要讓它動搖你的基本信念。如果你的策略專注於購買折價資產,那就不要聽信市場權威專家「價值不管用」的說法,捨棄自己的策略。務必持之以恆。

與一般意見唱反調,這事做起來絕對不容易,而且通常很困難。但是和其他任何活動一樣,思慮周延、貫徹始終,終將有所報償。擬定好計畫,然後付諸應用,是投資獲利缺之不可的基本要素。

結語
我看那麼多書,發現那些成功的投資人(包括巴菲特)都是很用功的。

我個人平常只有看《經濟日報》和《工商時報》而已,並沒有看任何雜誌。頂多上網查查公司的資料(是做些什麼的)。至於最後的投資決策,則是利用「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和「關鍵點記錄」。我自認為並沒花太多時間再研究股票,但這樣在台灣已經足夠贏許多不做功課只找明牌的投資人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絕版)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