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殖利率:別陷入越高越好的迷思

每年除權息前,報章雜誌都有不少推薦「高股息殖利率」的文章,到底什麼是殖利率呢?

股票殖利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現價

例如,某支股票配發3元現金股利,如果以120元的價位買進(殖利率=3元÷120元),換句話說,你用12萬元買進1張股票,每年可以領到3,000元現金,報酬率就是2.5%。

殖利率會隨股價而變動
如果買在100元,殖利率會變成3%,所以在股價下跌時買進好公司的股票,獲得的殖利率就會增加。

填權息最重要
如果在50元買進A股,配發10元現金股利,除息後儘管拿到10元,但股價跌到35元(貼息),總價值只有35+10=45元,此時就算殖利率再高(10元÷50元=20%),依然是賠錢。所以,不是殖利率越高的股票就越好,反而是「會填息」的股票最好。

一檔股票即使殖利率比較低,但是只要能填息,就一定優於高殖利率但不填息的股票,因為只有填息,股息才是屬於你的,這時候的「殖利率」才會有意義。

成本殖利率
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買進,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賣出」,確實是獲取資本利得的好方法。但是我幾乎只做長期投資,因此除了「價格」與「價值」之外,我更在乎「成本」。

有價值的股票,最迷人之處就是「持股成本」會逐年降低,每除權息1次就降低1次,成本越低,持有的股票就越安全,像我持有台積電20年,往年的配股配息已經大幅降低我的持股成本。當你滿手都是「不會賠錢」、「有價值」的好股票,你只要把每年領到的股息,繼續灌溉其他有價值的好股票,達到財富自由只是遲由的事。【請參考:零成本持股術

殖利率不是越高越好
好的股票通常股價都不低,殖利率也就相形較低,台積電就是例子。那麼把它賣掉,然後去追逐5%、10%的殖利率會比較好嗎?來看一個簡單的數學,你覺得,2.5%的股息比較好填息,還是5%?如果5%的股息只填了4成,那只有2%,如果2.5%的股息填了2倍,就是5%了。所以不要單看表面的數字,而是要看產業的前景。

公司未來獲利的成長性,比殖利率的數字來得重要,儘管台積電殖利率不高,但因為公司具有極強大的競爭力,每年獲利均穩定成長,長期持有不僅可獲得股息(雖然不多),但股價上漲的價差卻頗為豐厚。因此,「高殖利率」只是選股的指標之一,而不是唯一。

景氣循環股
指的是「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的股票。早年最具代表性的是DRAM產業,公司賺錢時,錢多到淹腳目,因此可配發不少股息,相對的殖利率就很可觀。以力晶為例,2006年時因為Windows Vista問世,大家預期DRAM會有一波需求熱潮,力晶當時賺了不少錢,2007年殖利率高達13.6%(現金加上股票)。

可是後來Vista叫好不叫座,接著DRAM產業又因為盲目擴產,導致產品價格直直落,力晶的股票也已經下市了。我當年就是貪圖較高的股利,也誤判DRAM產業(當時政府大力鼓吹「兩兆雙星」),於是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非常不划息算!

如果要操作景氣循環股,要例過來買,在殖利率低的時候買進;而在公司大賺錢,殖利率高的時候賣出。至於那些沒有前景的產業,殖利率再高也不要買。【請參考:景氣循環類股(征服股海)

看清殖利率的真面目
  • 股票殖利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現價,股價要用「買進的價格」來計算。
  • 殖利率高低,會因為每個人持有股票的成本不同而有差異。
  • 會填息的股票,才能讓人真正享受到「高殖利率」的果實。
  • 不是殖利率越高的股票越好,公司獲利能力才重要,台積電是最好的例子。

結語
我個人建議,除非你是持股多年(成本已很低),否則要參加除權息,最好是評估今年獲利會大幅優於去年,因為這樣的標的在下半年因為獲利成長而容易填權息。

※參考資料:6年存到300張股票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