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拆分交易(你也可以成為股市天才)

過去十多年來,基金經理人喬爾.葛林布萊特的表現持續擊敗道瓊指數(年度報酬率為50%)。現在,透過這本難得的經驗分享,你將發掘出許多潛藏的投資機會。本篇只介紹「拆分交易」。

我跟人打賭輸了。賭注是Lutèce餐廳的一頓晚餐,輸家作東。所以當時我就在這家或許是全世界最棒、而且鐵定是紐約最棒的餐廳,看著菜單發楞。我身旁站著一位全身大廚打扮的紳士,協助我點菜。不知道什麼緣故,他的打扮讓我完全沒想到,其實他就是餐廳老闆兼主廚安德雷.索特納本人。

我指著菜單上的某道開胃小菜,很無辜地問:「這好吃嗎?」

「不爛透了!」索特納回答。

他顯然是開玩笑的,但我沒有反應過來。菜單上的所有菜色,想必都很不錯。其實當時選擇了Lutèce餐廳,最重要的決策已經完成了,至於眼前這份菜單,則只是微調而已。

讀者請記住這個概念,如果預定選定的投資場所,能夠讓你打從一開始就居於領先地位(就像是投資世界的Lutèce餐廳),那麼最重要的工作便已經完成。剩下的雖然還有很多決策有待擬定,但手頭上的菜單本身如果很棒,不論如何挑選,結果都不太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

拆分為獨立公司
我們即將造訪的這個投資領域,是個非常不容易引起食慾的對象。這是企業打算拋棄的東西,通常稱為「拆分」。拆分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但最後的結果大致都相同。一家公司把某附屬機構、部門或營運單位從母公司分割出去,使其成為獨立的新公司。大多數情況下,拆分之獨立公司的股份會分配或賣給母公司的原始股東。

一家公司之所以決定要把原屬於母公司的組織分拆為獨立機構,渉及的理由往往很多。可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真正值得注意的理由只有一個:針對拆分事件進行投資,通常都能賺進大把鈔票。我們有充分的證據,顯示確實是如此。拆分的新公司股票,甚至包括母公司的股票在內,其表現通常都明顯優於整體股票市場。

企業為什麼想要拆分既有部門呢?一般來說,企業之所以這麼做,理由都很單純:
  • 透過拆分交易而讓不相關的業務獨立,使新獨立企業能夠增值:舉例來說,跨足保險和鋼鐵的綜合企業,可公拆分這兩部分事業,讓股東可以決定投資哪個事業。當然,在拆分之前,某些只想要投資保險業的股東,還是有可能願意持有綜合企業的股票,但他們很可能只願意在折價的狀況下投資(因為他們必須「被迫」同時購買不想投資的鋼鐵事業)。
  • 有時候,母公司想把「不良」事業獨立出來,藉以釋放「優良」事業:這種做法(譬如將前述具有兩個不相關的母公司進行拆分)對管理者而言也是件好事。「不良」事業有可能會浪費管理者的時間和精力。成為獨立企業之後,便可以由兩個管理單位負責,效率可能因此提升。

這份清單當然可以繼續往下延伸。可是,很有趣的是,不論拆分交易最初的動機如何,新成立的獨立企業通常都會優於整體市場的表現。為什麼會如此?這種情況為何會持續存在?

各位非常幸運,因為拆分所創造的額外利益,乃蘊含於系統本身。拆分程序本身就是一種缺乏效率的分配方式,因為股票經常被分配給不恰當的股東。一般來說,新拆分股東並非透過買賣方式分配,而是大部分直接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所以,母公司股東取得拆分股東之後,通常會立即賣出,甚至不太考慮價格或根本價值。

加上一般來說,拆分企業的規模都會小於母公司,甚至只有母公司的10%或20%。退休基金或共同基金即使分析了柝分公司的股票,恐怕也會因為企業規模的理由而不能持有相關股票。許多機構投資人都只能持有資本市值達到某種規模的股票。這種現象看起來是否有點愚蠢?或許吧。是否可以理解?大概吧!這是否代表各位撿便宜貨的機會?毫無疑問。

拆分股票之所以表現特別優異,另一個理由在於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雖然存在種種瑕疵,但也確實能夠有效運作。當某事業與其管理團隊脫離原本母公司的控制之後,經常會釋放出可觀的創業力量。義務、責任與更真接的誘因,將發揮其本能。經過分拆之後,不論是拆分公司或母公司分派的股票選擇權,都會更直接獎勵個別企業的管理團隊。不管是拆分企業還是母公司,都能受惠這種獎勵制度。

結語
此書介紹了許多拆分交易的例子,有興趣的讀者,可去買此書來看。台股拆分交易的例子不多,但我有幸的參與了一次。

就是當年的華碩,一方面是代工,一方面又想發展品牌,惹的美國電腦品牌不悅,抽華碩的單。華碩只好學之前宏碁和緯創,將品牌和代工分家。但當時拆分交易,會使得原股東分到和碩的股票,使得有些股東報怨當初投資華碩是看上華碩的品牌,但拆分交易後,把代工的和碩硬塞給股東並不公平,使得拆分交易之前華碩的股價有賣壓。

我卻反其道而行參與了華碩的拆分交易,經過拆分交易後,我於是多了11支和碩的股票,此時媒體紛紛看衰和碩(說代工競爭激烈),我只好在和碩40元賣掉了8支,但事後又後悔發覺和碩沒有那麼糟,於是在30多和50多元又回補2支的和碩(於是我手上便持有5支的和碩,現在也是)。

如今看來和碩股價已經上漲到80多元,但當初賣出和碩的舉動,使我少賺了30多萬元。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