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巴菲特的12原則(巴菲特勝券在握的12個原則)

海格斯壯1994年撰寫的《值得長抱的股票巴菲特是這麼挑的》(原書名:《勝券在握》)全球銷售超過百萬冊。十年後,他再度出版《巴菲特勝券在握的12個原則》,更精進地持續研究與觀察巴菲特,並將這十年間巴菲特在市場上的投資狀況收錄書中。本篇只介紹「巴菲特的12原則」。

巴菲特投資哲學裡最明顯的特質就是:持股就如同擁有一項事業而不是幾張股票。巴菲特說,買股票卻不知公司營運功能,例如它的產品和服務、勞工關係、原物料花費、廠房與設備、資本支出要求、庫存、應收帳、營運資金需求等等,那實在太荒謬了。

這種心理反映了事業持有人與股票持有人不同的態度,投資人可以有的只能是這種心理。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結論裡,葛拉漢說:「愈商業化的投資愈需要智慧。」巴菲特則形容葛拉漢這句話:「是有關投資著作中最重要的一句話。」

持股人可以成為事業持有人也可以淪為擁有可交易的證券者。普通股持有人若自認不過是擁有「幾張有價文件」,他就不會去看公司的財報狀況。這些人的行為裡透露著他們認定股市的變化要比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還準確。他們買賣股票就像是玩牌。對巴菲特而言,股票持有人與企業主的行為密切相關。兩者都該以同一方式來看企業持有權。巴菲特說:「我因為是生意人所以我是較好的投資者,我是投資者所以我是較好的生意人。」

擴大你的閱讀範疇
要注意報紙與財經雜誌對你看中公司甚至所屬產業的有關報導。閱讀公司高階主管如何回應,或者其他人怎麼說他們。如果你注意到這家公司董事長最近有場演講或說明會,不妨從他們的公關部門取份原稿影本並仔細研讀或者也可利用他們的網頁取得最新資訊。不管用什麼方式,要提高個人的警覺。愈習慣注意資訊,做起來愈容易。

這兒必須說的是,雖然有點難過,你所讀的文件可能充斥誇大的數字、半真半假以及刻意的模糊。我們都知道哪些公司幹這些勾當,它們是美國企業的流氓一派,其中的幾位現正在蹲牢房,多的是時間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不過,有時這種操作技倆非常高明,即使是明眼的會計也上當,更何況沒有專業知識的一般投資大眾,如何能分辨真偽?令人遺憾的答案是,沒辦法。你可以學會看懂年報和資產負債表,你也應該學會,但如果它們的目的就是要欺瞞與說謊,你或許無法察覺。巴菲特在這方面當然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竅門:
  1. 「注意從會計面看起來相當弱的公司。」:他特別提醒我們注意不把認股權列為支出的公司。這就是明顯的紅色警訊,顯示還有其他沒有那麼明顯的操控技倆。
  2. 「看不懂的附註。」:他說,如果你看不懂,別自責;這是經營團隊有意不想讓你知道某些狀況常耍的把戲。
  3. 「要小心高唱未來收益與預期成長的公司。」:沒人預知未來,哪個執行長自稱有此本事就不值得你信任。

巴菲特說:「投資時,我們便把自己當做企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或總體經濟分析師,更不是證券分析師。」如果時光倒流,我們回顧巴菲特所有的買進,找出共同性,便會有一套基本原則或守則,引導著他投資。這些守則形成他投資法的核心;也可做為所有投資人的準則,其原則如下:

巴菲特的12原則
◆事業守則
  • 這項事業是否簡單易懂?
  • 這項事業是否有一貫的營運記錄?
  • 這項事業長期遠景是否看好?
◆管理團隊守則
  • 管理團隊是否夠理性?
  • 管理團隊是否坦白對待股東?
  • 管理團隊能否獨排眾議?
◆財務守則
  • 股東權益報酬是多少?
  • 公司「業主盈餘」為何?
  • 獲利率多少?
  • 公司每保留一美元能否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
◆價值守則
  • 這價公司的價值為何?
  • 能否以相當便宜的折扣價格買到它?

所以透過這些守則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
  1. 可預期前景的公司上:如果你只找有長期一貫營運歷史、前景看好、基本上生產同樣的一些產品給同樣市場的公司,你就會知道這些公司的未來如何。
  2. 專注於經營得當的公司:好的經營者使公司未來成功的機率大增。
  3. 合併應用找對事業與挑對管理者的守則,可以讓你看清公司未來收益的潛力。
  4. 財務分析會讓你看到決定公司真正價值所需的數字。
  5. 價值分析能帶你透過數學演算解答最後一個問題:根據所知一切,這是好樁買賣?

最後盡力而為,著手去做,繼續前進。

結語
我今年初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怕股價大跌,賣了一些股票(但其原本持股基本面卻沒變)。如今看來若沒賣今天會賺更多。如同查理.蒙格所說的:「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利益?」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