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基準買價、複查買價和買價上限

所謂基準買價就是近五年平均現金息×15,個股的現金息愈高,當然基準買價也會提高。對投資人而言,基準買價買入股票時的現金殖利率相當為6.67%,所以基準買價是用來確保股市存股的高現金殖利率。

計算基準買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基準買價≦(近五年平均)現金息×15

現金殖利率=現金息÷基準買價×100%

例如,現金息4元,基準買價為4×15=60元,則現金殖利率為4元÷60元×100%=6.67%。

何謂複查買價?
基準買價≦現金息×15準則中的的現金息,原則上可取近5年平均值,但如果最近1年現金息遠低於平均值,或者最近1年本益比遠高於平均值,則應以「複查買價」複驗基準買價是否合理。「複查買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複查買價≦(近五年平均)本益比×近4季EPS

例如,燦坤 (2430) 最近1年的現金息僅2.0元,而平均現金息為3.1元,所以前述的基準買價3.1×15=46.5元,但複查買價則為12(近5年平均本益比)×3.34(近4季EPS)=40.1元。

當基準買價>複查買價時,投資人須小心,可能近期基本面出了問題,我建議是宜耐心等待。若你還是想買,最好買進的價格取「基準買價」與「複查買價」的較低值。

何謂買價上限?
本益比是用來「檢視股價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其算式如下:

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EPS

合理的本益比多在10和20間,本益比偏高時,股價多在不合理的高價位,但有些具有高成長遠景的公司,因未來的獲利充滿想像空間,其本益比可能飆到40以上,成為「本夢比」。個人覺得我買入本益比≦15,會讓我覺得買的安全一些,於是我多了一個「買價上限」,其計算公式如下:

買價上限=近4季EPS×買入本益比(取上限15)

或者把你要買入的價格直接代入如下的公式:

買入本益比=欲買入價÷近4季EPS≦15

也就是說,你買股票的「便宜買價」應接近「基準買價」與「複查買價」的較低值,且符合「買入本益比≦15」。

結語
此書作者中的基準買價我和價值線資料的現金殖利率法的偏低價類似(偏低價=近五年平均現金息×16)。但其實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若個股其現金股利是逐年下降,那採用近五年平均現金息計算出來的價格會失真,所以作者使用複查買價來指出這的項的缺失。買價上限則比較單純,只是希望你買入價格的本益比不要超過15。

我個人覺得這只能治標:若你買股票的價格接近「基準買價」與「複查買價」的較低值,且符合「買入本益比≦15」。那就真的安全嗎?

若要治本,還是巴菲特的觀點比較好。巴菲特在《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中有提到:「站在球會到的地方,而不是它現在所在的位置。」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句話:

範例:中碳1723
中碳在價值線資料中,醒目提示Y 呈現了藍色,表示今日股價(2016-04-14)低於現金殖利率法的「偏低價」【請參考:如何利用Excel設定醒目提示(Excel這麼簡單:超活用22招搞定大小事)】。


中碳近五年平均現金息為(8+7.4+8.3+8.3+4.5)÷5=7.5,然而價值線資料顯示中碳最近1年現金股利大幅減少,只有4.5。如下圖:


所以,中碳其現金殖利率法的偏低價為7.5×16=116.8

雖然「球」它現在所在的位值「今日股價」為114,低於其現金殖利率法的偏低價116.8,但「球」會到的地方呢?

成長力資料中,中碳近四年每股盈餘哀退14%,且今年第1季,前3個月營收年增率還是持續呈現衰退中。



這告訴我們「球」還在持續的往下滾。所以無論你買股票的「便宜買價」是否接近「基準買價」與「複查買價」的較低值,且符合「買入本益比≦15」時,都不應該買它!

網路上有許多資料,像是設定條件後,幫你篩選出可以買進的標的,其盲點都是一樣的,它只幫你指出「球現在所在的位置」。條件式選股的缺點,我之前也舉例過,「體質顯示『正常』的企業,不一定是值得買的好公司」。【請參考:10大體質評估法,避開地雷股

所以當讀者發現有個股的股價低於其價值之下,最好看一下成長力資料,看看「球會到的地方」,好區分是股價變便宜,還是將來價值變更低。

※參考資料:我用4張表,存股賺1倍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