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有錢人的定義(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

作者窮二十多年光陰以大數據研究人們如何致富。一開始,作者對居住在美國高級住宅區的人進行問卷調查,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很多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住在高級住宅區。透過研究,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本篇只介紹「有錢人的定義」。

我們從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人們如何致富。一開始,我們做的正如你的想像,對全國居住在所謂高級住宅區的人們做問卷調查。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許多住豪宅、開名車的人,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財富。然後呢,更奇怪的事出現了:很多財富可觀的人,卻不住在高級宅區裡。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美國人大多數人對財富的想法都錯了。財富並不等於收入。如果你收入很高但卻是個月光族,你不會變得更有錢,只不過是生活水準高。財富是你累積了什麼,而不是你消費了什麼。

定義「有錢人」
如果讓一般美國人告訴你什麼是「有錢人」,多數人的定義會是指那些擁有大量奢華物品的人。我們的定義不同,我們不用擁有多少物質來定義富裕、富足、有錢。許多人表面上過著高檔消費生活,但是關於投資、擁有會增值的資產、能創造收入的資產、普通股票、債券、私人企業、油/氣產權,或林地等等方面,不是沒有就是很少。相對地,我們定義的有錢人並不崇尚表面奢華的生活方式,反而坐擁大筆可增值資產而感到心滿意足。

我們用來判斷某人有錢與否的一種方法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的現值。

超優理財族與超遜理財族
不管你幾歲、收入高低,你當前的資產淨值應該有多少?我們發展出一個財富方程式,它可以算出某個人的期望淨值,如下:

你應該擁有的資產淨值=你的年齡×你的稅前總收入÷10

譬如40歲,年收入80萬的人,他至少應該有40×80÷10=320萬的資產。

我們發展出另一個簡單的法則。要想躋身超優理財族的一員,你的資產淨值必須2倍於期望應有淨值(即640萬)。若是你的資產淨值只有期望應有淨值的一半(即160萬),你就是超遜理財族。

超優理財族是財富的建造者——換句話說,在同一個收入/年齡等級中,他們比其他人更擅長打造財富。

超遜理財族他們的消費習慣比超優理財族更加奢侈。他們很重視消費,開什麼樣的車才能符合身分地位,當然是豪華進口車;穿著也必須是高質感的名牌服飾;選擇住所,當然也是豪宅。但對於影響他們打造財富的關鍵元素並不特別在意。

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被媒體所誤導,我們一天到晚被灌輸這種「有錢就是要氣派奢侈」和「如果別人看不到,就等於沒有」這種觀念。你能想像媒體炒作典型美國富翁節儉的生活嗎?結果會變成怎樣?電視收視率將超低,觀眾也會跑光。

真正有錢人的致富之道
若你想知道有錢人的致富之道,請記住下面這段故事。有一次,一位於撿便宜買二手車這組的富人,告訴我們他的節儉習慣。他解釋,他的父母是農民:

我在內布拉斯加的家人懂得金錢的價值。家父總說,種子就像錢,你可以現在把種子吃掉,或種植它們。但如果你能看到種子會變成什麼樣子……10呎高的玉米……你不會浪費它們。吃掉它,要不就耕耘它。看它們長大總讓我很滿足。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你沒住在高級住它區,會比較容易累積財富。若你用現在和將來的收入去換來居住在高級住宅區的特權,就算你年收入10萬美元,也不會變成有錢人。你可能不知道,你那住在30萬美元豪宅的隔壁鄰居,他是有錢了之後才買這棟房子。而你是在期望自己某一天變有錢的時候,就先買了你的房子。

所以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錢,但希望有一天變成有錢人,永遠不去買一間讓你的房貸金額,比家庭年度已實現總收入高出兩倍以上的房子。

住在一個花費較便宜的區域,能讓你收入中的開銷少一點,投資多一點。為你的房子少付一點錢,相對的不動產稅也會比較輕。

當然,許多房仲會告訴你,你夠格貸到25萬美元的房貸,不過這就像拜託一隻狐狸,去估計你籠子裡有多少隻雞一樣。

結語
上個月我去參加一個同學聚會,其中有位同學他是我們公認最有錢的人。因為他在外商公司工作,住好幾千萬的豪宅,開的是進口雙B名車,且家中收藏了許多名酒。但他跟我們說,他很怕被裁員,因為之前公司把他的部門裁掉了,只剩下他一位。因為他夠資深,所以沒被裁。他雖然住豪宅,但還有房貸要繳。

而我是大家公認最沒錢的一個,因為大家都知道,我之前因為健康因素在家養病,且我已好幾年沒在工作,大家都關心我身體有沒有好一點。雖然我在他們眼中我沒什麼錢,但他們並不知道,我的資產有80%都是股票,所以我可以不用工作。

最近有一位讀者說要訂閱我的資料,雖然他目前沒有什麼錢,但想學習如何投資,存錢買台股。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