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資本的飛輪(非典型經營者的成功法則)

巴菲特推薦書單:本書作者畢業於史丹佛商學院,他以8年的時間,檢視上千份歷史財報,採訪相關投資人、銀行家、華爾街分析師等百人以上,選出8位近代表現極其傑出、卻特立獨行的執行長,分析他們如何使其績效大幅優於同業。本篇只介紹「資本的飛輪」。

巴菲特能有如此傑出的成果,是因為他在3個相互關聯的關鍵領域,採用了特別的做法,這3個領域分別是資本產出、資本配置和營運管理。

查理.蒙格曾說,波克夏的長期成功祕訣在於,波克夏能「用3%成本產出資金,並投資於可產出13%報酬的標的」,而這種持續創造低成本投資資金的能力,是波克夏的財務成就中一直被低估的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總是避免發行債券和股票,波克夏的投資資本幾乎都內部產出。

資本「飛輪」
波克夏的主要資本來源是保險子公司的可運用資金,除此之外,波克夏也相當龐大的現金是來自獨資子公司和偶爾出售投資標的的貢獻。實際上,巴菲特已為波克夏創造了一個資本「飛輪」,他用這些來源的資金去收購其他有能力產出現金的事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然後再把這些事業的盈餘拿去投資其他的事業。

保險是波克夏最重要的事業,不僅能夠創造高利潤,還為波克夏卓越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巴菲特曾說:「可運用資金是我們持有但非擁有的錢。保險事業之所以會產生可運用資金,是因為保費的收取在理賠之前,這兩個時間點有時相隔好幾年,而在這段時間,保險公司就把錢拿去投資。」

巴菲特針對其保險事業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策略,就是把重心放在承保能夠獲利的保險,並透過增加保費收入來產生可運用資金。這套方法強調,就算可能衝擊短期的獲利能力,也要避免在價格差的時候承保;反之,當價格好的時候,則要積極承保。這個做法與大部分保險公司使用的方法很不一樣。波克夏的保險事業重心放在獲利能力,而非保費的成長。

不再投資報酬率過低的事業
巴菲特資本配置的重點是:投入能夠產出可觀資本報酬的事業,脫離低報酬的事業也相當重要。

巴菲特在1985年結束波克夏的紡織事業時就說過:「你若發現自己是置身在長期一直有漏洞的船上,與其耗費精力修補漏洞,還不如直接換艘船來得有成效。」

只買進熟悉的產業的公司
巴菲特雖然主張權力下放,但他從來沒把資本配置的決策權下放給其他人。波克夏沒有事業發展團隊,也沒有投資委員會,而且巴菲特從不仰賴投資銀行家、會計師或律師的建議。他都自己做分析,並親自處理所有的談判事宜。他從不看中間人提供的預測,寧原把重心放在歷史財報,並自己做預測。他能夠速戰速決,因為他只買進他熟悉的產業的公司,所以能夠快速聚焦於關鍵性的營運指標。

查理.蒙格在提及波克夏的收購方式曾說過:「我們不會嘗試執行收購,而是會等待絕佳的標的出現。」

自由放任的管理風格
巴菲特當上執行長之前,並沒有任何相關的營運經驗,以便把他的時間集中在資本配置,盡量減少管理事業的時間——他認為自己在管理事業方面沒有太大的加分效果,因此,極度分權成為波克夏系統的試金石。

結語
如同謝金河表示:「巴菲特一直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在於他有龐大現金部位,因此,每次金融市場動盪,尤其是危機降臨的時候,巴菲特擁有龐大現金,可以人棄我取,逢低大力加碼。然而,市場上一般投資人通常只有一套現金,有的還融資,有的作丙種塾款,一套資金把槓桿無限延伸,一旦市場出現大波動,往往兩三下就斷頭,一套錢輸得精光。」

也就是說,巴菲特有那保險公司提供給他源源不絕的「存浮金」,可說是資本的飛輪。所以一般投資人很難達到巴菲特那樣的成就。如同此書作說所述,巴菲特是一位集結了企業的經理人、資本配置者、投資人和思想家。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