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豐富的經驗值,比頭銜更服人心(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

作者在本書中,結合神經生物學教授葛拉德‧胥特博士的研究理論,從多年累積的客戶群挑出各行各業代表,描述它們東山再起的經驗及過程,使讀者更加瞭解企業與大腦之間,究竟有什麼微妙的作用。本篇只介紹「豐富的經驗值,比頭銜更服人心」。

豐富的經驗值,比頭銜更服人心
來做一個小小的想像力實驗,就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假設,我們要在一張紙上簽名。慢慢來,請先感覺一下手上的筆,這枝筆的墨水是什麼樣的顏色,以及寫在紙上會發出什麼聲音。然後,在腦中簽名二、三次。完成後,請繼續想像用同樣這枝筆簽名——但這回用另外一隻手。我們也在腦中感覺一下看到的景象,以及筆所發出的聲音。覺得跟之前有什麼不同嗎?

大多數人都會發現,想像自己用另外一隻手簽名很困難。但如果原本就是雙手都能寫字的人,去想像自己用另一隻手刷牙、打網球或高爾夫球,會覺得容易。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是:我們的腦中,缺乏相對應的穩固神經元連結。由於我們很少進行那些活動,或完全不做那些事,我們腦中與其相關的突觸就無法建立強大的連結。

現在,來做個小聯想——請誠實做答:假設,你想要購買一家新公司。你有兩個員工,都說自己很瞭解企業購併這個領域。一個是讀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另一個則是曾經參與三家企業購併的過程。你說,你會比較相信誰的建議呢?

再換一個場景:你必須做一項緊急手術。這時,你會希望由醫院的主任醫師來執刀,還是另一個對你要開刀非常熟悉、有過無數次經驗的專科醫師來進行?

大多數的人,對於經驗豐富的人會比較信任,企業內的成員也是如此。所以,你必須建構出——所有人都見得到的——由經驗而來的能力。

由經驗形塑的大腦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大腦與基因並不知道我們將在什麼樣的環境出生,也不知道我們會獲得什麼樣的生存條件,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超載的突觸連結來到世上。

四、五個月大時,大腦這個區域的神經突觸量會達到頂點,其一生中神經連結最大密度則在出生後約一年到達高峰。此後,在神經元連結相關的部分,三分之二的神經突觸連結會就此消失。

不過,大家看了上述說明可別坐立難安:我們的大腦只是盡量以低消耗狀態在工作。包括不再需要的連結就會消失。「用之或棄之」就是新的結構生成原則。另一條原則是:「共同激發的神經元連成一氣」,經常使用的網路,其連結會更穩固,彼此的生長會更緊密。

人的智能可無限延展,終身學習和年齡無關
所以,若想要有三級跳的成長,就讓「學習機器永遠保持開啟狀態。」反之,若缺乏累積經驗的機會,大腦就只能建立少數的新網路。

結語
我常接到訂閱我資料讀者的感謝信,說他們訂了資料一年下來,感覺學了很多也明顯變強了。我從各位讀者推薦給我的股票,也可證實這一點。總是訂閱我資料有超過一年以上的讀者,推薦股票的品質比較好。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透過自行的評估,而買進的股票,就會行成經驗,而這樣的經驗才會讓你的大腦產生新的突觸連結,而你這樣的突觸連結越多,之後的選股能力就會變強。

這跟別人告訴你應該買什麼,最大的不同就是:「明牌」不會讓你的大腦產生新的突觸連結。

許多人誤以為我的資料是不是有「明牌」。其實並沒有,我的資料只是可供你練習投資股票的教材。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