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股市過度反應了嗎?(不當行為)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半自傳性代表作!「塞勒博士是『行為經濟學』先驅,將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於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本書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本篇只介紹「股市過度反應了嗎?」。

構思這篇論文的時候,邦特希望能從心理學挑出一個假設,將它用於預測某些先前未曾在股市中觀察到的影響。比方說為一些已經被觀察到的股市效應提出行為學上的合理解釋,以證券市場的高成交量為例,在理性的世界,成交量照理應該很低,甚至幾乎沒有成交量。

原因在於沒有任何理性主體會買進其他理性主體有意賣出的股票,倘若每個人都相信每支股票已達到正確價格,而且未來也將維持在正確價格,如此一來大家還有什麼理由進行交易,至少打敗市場將不再是交易目的。

沒人會把這種「無交易定理」推向極端,然而絕大部分的經濟學家同意,或至少在被逼問的時候同意,股市交易量確實出乎意外的高。如果你假設有些投資人就是過度自信,高成交量的出現就十分自然了。傑利與湯姆做交易之所以順利是因為他自認比湯姆聰明,而湯姆也認為自己比傑利聰明,他們高高興興地成交,各自都覺得占了別人誤判的便宜有些不好意思。

我發現,用過度自信來解釋高成交量其實還挺有可信度,但是要證明這一點根本是不可能。我和邦特想做更具說服力的研究,希望運用心理學中的一項發現,藉以預測未曾在金融市場發掘的現象,而且這現象若是金融經濟學家過去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就更好了。

我們打算運用康納曼與特維斯基的發現:常人願意根據薄弱數據來做出極端預測。他們做了一些經典實驗來闡述這個觀點,其中一個實驗要受測者根據每個學生的單一事實,預測一群學生的學業平均成績 (GPA)。

他們設計了兩種實驗情境,在第一個情境中,受測者被告知學生GPA是否落在前10%,另一群受測者則未被告知成績,可是他們看到每個學生在「幽默感」測驗中得到成績是否落在前10%。

前10%的GPA當然是真實GPA成績的一個絕佳指標。假如有人告訴你,雅典娜的GPA落在前10%,你就可以合理推測她應該是拿到了高分,譬如滿分4.0拿到3.9分。即使幽默感與GPA之間有關聯,照理說也是非常薄弱。簡言之,他們不應該讓幽默感成績影響到自己所做的預測。

結果並非如此,根據幽默感成績所做的預測,就和根據GPA落在前10%的學生所做的GPA預測,完全是一樣的!對於這個結果,我們只能說是實驗對象對於他們得到的幽默感成績資訊過度反應了。

在實驗對象在預測GPA時,對幽默感的測驗成績過度反應,我們並未指明讓投資者過度反應的因素是什麼,僅僅是假設某些股價漲跌幅度夠大,投資人就有可能是對「某些因素」過度反應。如同凱恩斯所聲稱的,投資人常常會被「短暫且無關緊要」的訊息所影響。

投資大師班傑明.葛拉漢也提供了某種行為學上的解釋,他首創的「價值投資」這個行之已久的傳統,目標就是找出「由於忽略或偏見而造成的股價低估」的證券,關鍵在於知道該如何做到。

結語
倒圾垃時,鄰居說她最近投資股票賠了一些錢,她聽說3D感測很夯,於是問我有那些公司是做3D感測的。我說,我不知道,我買股票純粹只看基本面。她覺得我無趣,所以我們中斷了交談。

每當有某支股票大漲或大跌,我都會查看一下它是不是因為基本面的因素,我不會只因為消息面就買進或賣出。因為我也認股市有時就像個過動兒一樣。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